TPM設備大修理的經濟評價
來源/作者: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fā)布時間:2017-09-27 丨 瀏覽次數(shù):
?。?)設備大修理的經濟界限
設備平均壽命期滿前所必須的維修費用總額可能是個相當可觀的數(shù)字,有時可能超過設備原值的若干倍。同時,這個費用總額又隨規(guī)定的平均壽命期而變化,平均壽命期規(guī)定的越長,維修費用越高。因此,為了更合理地使用設備,我們必須研究維修的經濟性。由于日常維護,中小修理所發(fā)生的費用相對較少,因此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大修理上。
如果該次大修理費用超過同種設備的重置價值,十分明顯,這樣的大修理在經濟上是不合理的。我們把這一標準看作是大修理在經濟上具有合理性的起碼條件,或稱最低經濟界限。
設備大修理的經濟評價
即:
Kr≤Kn-VoL(8-11)
式中:Kr--該次大修理費用
Kn--同種設備的重置價值(即同一種新設備在大修理時的市場價格)
V0L--舊設備被替換時的殘值
符合這個條件的設備大修理是必要的,但還不是充分的,充分的條件是在任何情況下,單位產品成本都不超過用相同新設備生產的單位產品成本。所以,這里引出另一個條件,即如果用大修過的舊設備生產單位產品成本高于采用相同用途的新設備生產單位產品成本,則這種大修理是不經濟的。
對迅速發(fā)生無形磨損的設備來說,很可能是用現(xiàn)代化的新設備生產單位產品的成本更低,在這種情況下,即使?jié)M足第一個條件,即大修理費用沒有超過新設備的重置價值,但是這種大修理也是不合理的。
還應注意到,在不同的大修理周期,的值可能是不等的,例如,在第一個大修理周期時的可能小于,但是不等于各次的值均小于。因此,進行大修理經濟評價時,必須注意修理的周期數(shù)。
(2)TPM設備管理培訓公司對于設備大修理周期數(shù)的確定
從技術上來說,通過大修理的辦法,可以消除有形磨損,使設備得以長期使用。事實上,我國許多老企業(yè)的一些設備,經過多次的大修理,至今仍在使用。但是,從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從經濟角度我們可以確定一臺設備到底大修到第幾個周期最為適宜,這是大修理工作必須解決的問題。
如果一臺設備的最佳使用期限(即設備的經濟壽命)已定而且設備每次大修理間隔期又是已知的(這些數(shù)據(jù)往往取決于設備的種類和設備的工作條件,設備的使用單位和設備的制造廠都應對設備大修理間隔期有所規(guī)定)。
如前所述,從經濟角度分析,設備不能無止境也進行大修理,原因在于隨著大修理次數(shù)的增加,修理費用和設備運行費用都會不斷增加。
運行費用是隨修理間隔期長度和修理次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的,設備使用時間越長,大修理次數(shù)越多,運行費用越高。設備投入使用以后,由于有形磨損,運行費用逐漸升高,臨近大修理時達到最大值。設備進行大修理后,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運行費用顯著下降。經過第一次大修理,運行費用由B降至E。進入下一個大修理間隔期后,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運行費用又會逐漸增加,再次大修后又會有顯著下降。在圖8-4中,第二次大修使運行費用由C降至F,第三次大修后由D降至G。盡管每次大修都使運行費用下降,但后一次大修后與前一次大修后相比,運行費用總要有所升高,且修理間隔期要縮短。
有了各個大修理間隔期內應生產的最佳產量數(shù)后,若知道設備在該間隔期內的年生產能力(年產量),就不難求出各次大修理的間隔期Tj,然后再根據(jù)公式找出設備應該大修理的次數(shù)。
在生產實踐中,影響設備大修理計劃的因素還包括生產的緊張程度(忙季、淡季),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其它相關聯(lián)設備的檢修安排以及維修資源的合理利用等。
- 上一篇:TPM設備點檢到底是什么?
- 下一篇:TPM設備大修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