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設備管理經濟因素考慮
來源/作者: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fā)布時間:2019-04-09 丨 瀏覽次數(shù):
KTPM新益為TPM咨詢公司概述:TPM設備管理的更新需考慮經濟,在企業(yè)設備進行設備更新是,如果能使有形磨損期和無形磨損期在接近時進行更新,就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因此,要研究綜合磨損,即當有形磨損嚴重而需要大修時,選出高效能的新設備來取代舊設備,進行更新而不進行大修。
TPM設備管理維護
當然,在當有形磨損嚴重而無形磨損期尚未到來時,仍需進行大修;而在無形磨損期先于有形磨損期到來時,一是用新設備更換尚未折舊完的舊設備,二是繼續(xù)使用舊設備。
設備壽命周期的綜合效益是時間的函數(shù),設備使用時間應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要研究設備最佳更新周期-經濟壽命。經濟壽命是設備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設備壽命,設備折舊不當是造成裝備和經濟發(fā)展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必須探討如何運用綜合磨損的觀點,合理確定設備的經濟壽命(最佳更新周期和折舊年限)。設備經濟壽命及的確定應以綜合效益為依據(jù)。
設備綜合效益=總收益/(折舊+維修+能耗+劣損+工資+稅金)
式中總收益、能耗、工資和稅金可視為常數(shù),當(折舊+維修+劣損)三項的合計值最小時,效益為最佳。也就是說,確定經濟壽命應考慮選擇三者之和為最小年份。
三十多年來的TPM設備管理維修實踐表明,在一般情況下,主要礦山設備大修周期:固定設備為6~10年,移動設備為4~8年。卷揚、空壓、破碎、磨礦等主要礦山設備壽命周期維修費用和最佳折舊年限分析以及設備經濟壽命分析。
一、適宜年限。兩項費用和的最佳點為15年,維修費用現(xiàn)值相當于原值的81%,而25年的費用消耗與15年相比,每年增加25%,維修費現(xiàn)值幾乎增加一倍,同時劣化損失增大,效益大幅度降低。因此,要加速更新,提高折舊率。
二、高效年限。三項費用和的最佳點為8年,維修費用現(xiàn)值為原值的39%,劣化損失和維修費用均最低,折舊費偏高,但綜合經濟效益最佳。兩項費用和與三項費用和的最佳點由A向B左移,劣化損失越大向左移距越大,表明考慮劣損后以選用短的經濟壽命為宜。通常將AB間的區(qū)域(即8~15年的區(qū)域)叫做經濟壽命區(qū)或最佳經濟運行工況區(qū)。根據(jù)綜合磨損的觀點在確定設備經濟壽命或大修與更新時,還應注意以下情況:
(一)使用8年后的設備需要更新而不大修時,可以節(jié)省相當于設備原值40%~50%的大修理費。
?。ǘ┻x用與舊設備相同規(guī)格的高效設備以取代舊設備,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降低消耗和成本,提高綜合效益。在一個大修周期內,多創(chuàng)造的價值約大于設備原值的20%。
?。ㄈ┰谙嗤瑮l件下,新舊設備相比,停機時間一般可節(jié)省30%以上,節(jié)約維修費相當于設備原值的30%左右,在一個大修周期內甚至可達50%以上。
?。ㄋ模┨崆案?,舊設備出售的殘值高。
?。ㄎ澹┤椯M用之和很可能等于甚至大于購置新設備的價值。
綜上所述,提高設備折舊率、加速設備更新,就會迅速提高生產力、增加財政收入和經濟效益,對發(fā)展國民經濟具有戰(zhàn)略意義。我國現(xiàn)行折舊率一般在4%~5%,使用壽命25年,這是導致綜合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大多數(shù)設備實際折舊年限都比規(guī)定年限長,為充分發(fā)揮固定資產的利用率,除應考慮兩班作業(yè)外,還應考慮:
1、移動設備的經濟壽命以一個修理周期為宜,折舊年限最多8年。
2、固定設備的經濟壽命以兩個修理周期為宜,折舊黏性最多15年。
3、精大設備的經濟壽命以三個修理周期為宜(類似大型發(fā)電機組設備例外)。
一、TPM設備管理中的設備更新原因分析
設備更新源于設備的磨損。磨損分為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設備磨損是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設備的有形磨損(物質磨損)
指設備在使用(或閑置)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實體磨損。
1.第Ⅰ類有形磨損: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沖擊、超負荷或交變應力作用、受熱不均勻等)造成的實體磨損、變形或損壞。
2.第Ⅱ類有形磨損:自然力作用下(生銹、腐蝕、老化等)造成的磨損。
(二)設備的無形磨損(精神磨損)
指表現(xiàn)為設備原始價值的貶值,不表現(xiàn)為設備實體的變化和損壞。
1.第Ⅰ類無形磨損:設備制造工藝改進→制造同種設備的成本↙→原設備價值貶值
2.第Ⅱ類無形磨損:技術進步→出現(xiàn)性能更好的新型設備→原設備價值貶值
?。ㄈ┰O備的綜合磨損
二、TPM設備管理中的設備磨損的補償形式
1.局部補償
對有形磨損:修理
對無形磨損:進行現(xiàn)代化技術改造
2.完全補償:更換
用原型設備更換
用新型設備更換
三、TPM設備管理中的設備更新的特點分析
1.設備更新的中心內容是確定設備的經濟壽命
(1)自然壽命(物理壽命)。它是指設備從全新狀態(tài)下開始使用,直到報廢的全部時間過程。自然壽命主要取決于設備有形磨損的速度。
?。?)技術壽命。它是指設備在開始使用后持續(xù)的能夠滿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時間。技術壽命的長短,主要取決于無形磨損的速度。
?。?)經濟壽命,是從經濟角度看設備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共同決定的。具體來說是指能使投入使用的設備等額年總成本(包括購置成本和運營成本)最低或等額年凈收益最高的期限。在設備更新分析中,經濟壽命是確定設備最優(yōu)更新期的主要依據(jù)。
2.設備更新分析應站在咨詢者的立場分析問題
設備更新問題的要點是站在咨詢師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舊資產所有者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咨詢師并不擁有任何資產,故若要保留舊資產,首先要付出相當于舊資產當前市場價值的現(xiàn)金,才能取得舊資產的使用權。這是設備更新分析的重要概念。
3.設備更新分析只考慮未來發(fā)生的現(xiàn)金流量
在分析中只考慮今后所發(fā)生的現(xiàn)金流量,對以前發(fā)生的現(xiàn)金流量及沉入成本,因為它們都屬于不可恢復的費用,與更新決策無關,故不需再參與經濟計算。
4.只比較設備的費用
通常在比較更新方案時,假定設備產生的收益是相同的,因此只對它們的費用進行比較。
5.設備更新分析以費用年值法為主
由于不同設備方案的服務壽命不同,因此通常都采用年值法進行比較。
- 上一篇:TPM初期清掃要點有哪些
- 下一篇:機械TPM設備管理維修基本要求